发布时间:2018/8/29 浏览次数:65991次 字号:
大 中 小 双击自动滚屏
文/吕宇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为青岛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与整个国家一样,短短30年,青岛也迎来了自己的鸿蒙巨变。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需要拨乱反正,青岛市人民政府在市政建设方面制定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岛城排水设施建设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75年的太平角一路泵站
1994年排水职工清淤场面
此时的青岛市区只有92平方公里,正处在嬗变的前夕。在排水建设方面也是针对市区原有排水管道不足或管径过细进行改造,先后新建、扩建了大港一、二、三路和辽宁路、登州路、昌乐路、威海路、抚顺路、标山路、胶州路、文登路、延安一路、延安三路、大连路、镇江路、鞍山一路、瑞昌路、台柳路、永平路、振华路、四流南路、升平路、永定路、嘉定路、四流北路、嘉善路、永昌路、永安路、河清路、营口路、开封路等处的排水管道32.34公里,老城区的排水网络趋于完善。
乘风计划单列
改革开放30年,青岛的排水建设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从1981~1990年。正是在1981年青岛被列为了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步伐开始提速。按照青岛市总体规划,这个阶段市区新辟了山东路、南京路、瑞金路、宁夏路、江西路、燕儿岛路、上清路、永清路、杭州支路、延吉路等十几条道路,这些道路先期均铺设了雨污分流的排水管道。这一时期,昔日还是农田菜园的浮山所一带开始出现规模住宅,浮山一小区,浮山东小区、辛家庄一、二小区以及市区北半幅的水清沟小区,洛阳路一、二小区,沧口东南渠等十几个住宅小区及的排水设施都坚持了同步建设,排水设施内外配套,同期交付使用。这一时期一个较为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在1982年创新性地由受益单位集资、市政建设部门补贴,投资61万元,在仲家洼建成2.06公里的污水管道,解决了该洼地污水漫流问题,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1983年,沿袭此办法,集资76万元,在原沧口区东南渠居民集聚区建成1.65公里的雨、污水管道,使这一带告别了往昔烂泥塘的形象。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青岛市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全国计划单列城市。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排水建设也是水涨船高,市区净增排水管道181公里,至1990年底,共有排水管道596公里,相当于1949年的3倍。其中,污水管道310公里,雨水管道256公里,雨、污水混合管道30公里。
1996年山东路暗渠施工现场
1998年太平角六路泵站建成
与此同时, 泵站建设步伐也进一步加快,新建东海路(1986年)、郑州路(1986年)、遵义路(1987年)、唐河路(1987年)、瑞金路(1987年)、沧台路(1989年)等6座泵站,扩建改造延安三路(1985年)、第五(1987年)等3座泵站。特别是第五泵站于1987年进行了重建,1988年6月竣工投产,新泵站占地3330平方米,由积水池、变电室、机房管道三大部分组成,总装机容量530千瓦,日排水能力为1万立方米。积水池设机械格栅及自动扒沙设备,实现了清淤操作机械化,大大改善了工人清淤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为后来新建、扩建泵站格栅操作机械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泵站配有BJK-1型电子计算机1台和电磁流量计,是岛城排水史上首次尝试使用微机自动控制的泵站。
这期间曾经为青岛排水立下汗马功劳的小白干路加力泵站、团岛泵站分别于1985年、1989年停用,其余14座新老泵站星罗棋布于排水管网各个要津,年排水能力达到36.8万吨,是1949年的40.43倍。
借力城市扩展
从1991开始,青岛市积极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瞻远瞩实施了拓展城市空间、加快东部开发的方针决策,推动了排水建设再度提速,岛城排水迎来飞速发展的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不仅前海一线的排水管道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市南、市北两区旧城改造工程,南京路、香港路、东海路及错埠岭小区均形成了新的排水官网,1992年,作为新建22条暗渠的典型代表,福州路沿线改造暗渠1310米,明渠139米,范围为江西路至入海口,形成东部地区横贯南北的雨水排泄主干道。1993年云霄路明渠改建为长225米3孔暗渠,为日后云霄路美食街的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0年前后,为解决雨水、污水管道混流,海水污染严重问题,在市内四区实施了截污工程。即查清原始排污点,办理排污手续后按规范设置排污管道,将原来直接排入海中的污水引入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截污以区域为划分为前海西部截污工程、海泊河流域截污工程、李村河、张村河、娄山河流域截污工程、前海一线截污工程、浮山湾流域截污工程和团岛湾流域截污工程,通过多年持续不懈的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岛城污水接纳率,雨污分流实现了最根本的目的,这一时期,污水集中接纳和处理率达到80%以上。
这里不能不提一项军民共建的壮举。在海泊河截污过程中,北海舰队等驻青部队官兵把青岛作为第二故乡,主动要求为改善青岛的环境面貌做贡献,尽管战备训练值勤任务非常紧张,但驻青官兵却承担了海泊河干流清淤工程的大部分任务。从1997年9月8日开始至10月24日全面竣工,短短的32个工作日内,军地双方56个基层单位、5200人次参加会战,累计出动斯太尔自卸车6250台次,清淤2.56公里,清除淤积物58800立方米,清运污泥100000吨。为今后彻底整治奠定了良好基础。海泊河清淤工程是青岛市继引黄济青工程以来,军地双方共同完成的又一项重大市政工程,军地鱼水情谊足以彪炳史册。
这一时期,伴随着海泊河、李村河等4座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1991年至2000年共铺设排水管线292公里,其中雨水管线128公里,污水管线165公里,新纳入市政管网管线300公里,诞生了7座新泵站,分别是八厂河泵站(1990年)、西陵峡路泵站(1993年)、明月峡路泵站(1993年)、伊春路泵站(1994年)、太平角六路泵站(1998年)、台湾路泵站(1998年),广州路泵站、乐陵路泵站、东海路泵站、延安三路泵站及浮山湾泵站5座泵站完成了改扩建。
1998台湾路泵站建设进程
2002年团岛截污工程现场
确保奥帆提质
2001年申奥成功后,作为奥帆赛的举办城市,岛城排水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为给奥帆赛提供符合水质标准要求的海洋环境,在继续进行截污工程的同时,又陆续新建和改建明沟、暗渠21713米,其中山东路东侧暗渠849米,太原路沧海路20号暗渠1920米,大村河暗渠8172米,滨海路暗渠1460米,长顺路暗渠1107米,汉川路暗渠1134米,安顺路暗渠1736米。解决了南京路、香港路、江西路、八大关周围排水设施标准低,管径细,容量小等痼疾及市郊工业区重要交通要道无污水管道等难题。
2005年-2010年,在对市区部分陈旧超期服役的排水设施进行翻建的同时,为提高城市应对强降雨的能力,岛城又陆续开展了积水地点改造工程,2007年对常州路太平路口、西陵峡路海上皇宫东侧等12处小型积水点进行了改造;2008年,对308国道远洋加油站、洛阳路重庆路口、万年泉路等因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势低洼等原因造成道路雨时积水严重的6处积水点实施了改造以及普宁路、文登路南海支路路口等24处积水较轻路段按照不同性质提出了整改措施。2009年,完成香港路泉州路口、长沙路、登州路、黑龙江路、山东路香港路路口、镇平路铁路桥下等40余处积水点的整治改造,2010年完成太平路安徽路路口、广西路常州路路口等77处积水点的整治改造,随着积水地点整治改造工作的完成,市内四区雨天道路积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009年,为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岛城进行了三大流域截污配套工程,完成改造新建排水管道260公里,2010年再接再厉完成改造新建排水管道160公里。
这一时期,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排水需要,又陆续完成了太平角一路泵站(2002年)、第五泵站(2002年)的改扩建任务。为了解决海岸路铁路桥下雨积水问题,作为四方火车站配套工程,2007年6月海岸路雨水泵站投入使用。为保障2008年北京奥帆赛浮山湾赛区水质,2007年对东海路泵站进行了全面改建,2010年又完成了后海5号泵站建设。截至2010年低,青岛市年排水量达到10682万吨。
从1898年德占青岛算起,青岛排水已经横跨三个世纪,走过了百年历程。改革开放30年让青岛排水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截止2013年底,市内三区归属排水公司管辖的排水管网总长度达到2904公里,雨污水泵站28座、雨污水检查井119280个,排水事业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列。
2002年建成后的太平角一路新泵站
2007年东海路泵站新建工程剪影
谋篇新的起点
2013年4月,根据青岛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12年,第10次)有关精神,原“青岛市排水管理处所属第一至第五工区、城市排水监测站、排水管理收费所、机运队、排水监管服务中心、维修队等原有二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整建制划入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组建成立了排水公司,继续承担起市内三区公共排水设施养护管理、城市道路防汛以及排水泵站运行管理等工作。新的历程,新的起点,青岛排水再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排水蓝图正等待着新一代排水人去书写。(图片由作者提供)